梧州工會網(wǎng)訊(通訊員 鄧健明)“我們單位的職工書屋升級改造后,書籍多,環(huán)境好,容量更大,更加實用了!”梧州市國稅局黨辦主任李飆高興地說,該局剛剛榮獲2015年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,這是梧州市總工會以孵化方式推進書屋建設取得的又一個成果。梧州市總利用自身的全國級職工書屋作為孵化基地,“引導-培育-共建”一條龍服務到位,以“梧州模式”建成了一批職工書屋,充分發(fā)揮職工文化教育功能,廣泛開展“爭當學習型職工讀書行動”,加快推進職工素質工程建設,取得明顯成效。
把“孵化基地”做強做實
梧州市總工會職工書屋早在2008年就已經(jīng)獲得全國級示范書屋,近年來不斷加大投入,加強書屋軟硬件的建設,書屋現(xiàn)擁有280平方米的面積和兩萬多冊藏書,書屋還配備了電腦供職工網(wǎng)上瀏覽閱讀電子書,為職工就業(yè)、崗前培訓、學習致富技術提供了便利條件。該市總工會以自身的書屋為依托,建立孵化基地,分期分批組織基層工會干部到書屋參觀和培訓,以“引導-培育-共建”的模式,指導有條件的單位一步一步把書屋建起來,為發(fā)揮工會“大學校”作用,打造知識型、學習型、創(chuàng)新型職工隊伍打下堅實基礎。該市總工會副主席李燦培說:“建立孵化基地的目的,就是要發(fā)揮其示范帶動的作用,建成更多的職工書屋。”
拓展“孵化”范圍和渠道
該市總工會注重發(fā)揮“職工書屋”的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,不斷擴大“職工書屋”的社會影響力,實現(xiàn)“職工書屋”圖書資源利用最大化,一些基層工會在服務窗口設置了“流動圖書箱”、“讀書角”、“讀書園地”等,特別受到職工和顧客的歡迎。為拓寬孵化范圍,指導建起更多書屋,讓職工受惠,該市總工會尋找突破口,在“三地”做文章。一是打造“職工文化主陣地”---在一線職工特別是農(nóng)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對較集中的工業(yè)園區(qū),搭建便捷有效的教育平臺; 二是建立“知識拓展、技術創(chuàng)新的基地”---在知識型、專業(yè)技術型人才匯集的大型企業(yè),搭建以技術為主的自我增值基地;三是建立“文化園地”---在流動人口較大、人員居住相對集中的社區(qū),利用小型書屋為廣大職工、居民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場所和學習園地。渠道拓寬后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效果,各機關、企事業(yè)基層工會不斷加大投入,增強職工書屋的功能,使已建好的得到升級,未建成的相互學習著手籌建,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全面提升。
每年“孵出”一批高品質書屋
梧州市國稅局是該市今年唯一榮獲2015年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的單位,該單位擔負著梧州市境內中央級稅收以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的征收、管理和稽查工作,全市納入國稅機關管理的納稅業(yè)戶數(shù)萬戶之多,任務很重。近兩年來,在市總工會的指導下,以黨建帶工建,多渠道搭建提升職工素質平臺,文化建設碩果累累,市國稅系統(tǒng)先后建起全國級書屋1間,區(qū)級3間,市級3間,在最近全國舉辦的職工經(jīng)典誦讀大賽中,該局職工表演的節(jié)目《我的心》入選進入了評獎階段。
多年的孵化培育終能迎來喜人的成果。該市近年來主要在一線職工特別是農(nóng)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對集中的基層企事業(yè)單位、城市社區(qū)、工業(yè)園區(qū)、鄉(xiāng)(鎮(zhèn))村和重點建設項目工地建立職工書屋,目前已建立職工書屋示范點205個,其中區(qū)級示范點43個,全國級示范點10個。各單位建設職工書屋熱情很高,形成了投入建設、提升素質、創(chuàng)造效益的良性循環(huán),人才不斷涌現(xiàn),自身的“造血”機制得到增強。